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崔通約與格致書院(嶺南學堂)的澳門雜談

崔通約蒙神恩澤,得以通曉新、舊二約, 得教士左斗山介紹尹士嘉之故, 1887年獲格致首任總務教授, 地址在四排, 初分廣學, 備學兩級, 皆由通約起草一切章程.

拳亂起, 該影響下, 格致先遷至河南花埭莘香園, 學生增至七十多人, 故增鍾榮光. 庚子,革命活動頻繁, 再遷至荷蘭園張園. 通約為史堅如革命事,穿針引線, 又顧既問. 革命前後, 又安頓史氏家人於澳各事.

堅如出事後, 格致高層爭辯連連, 崔遂提出請辭後, 設通約學塾於大三巴福華巷, 終止了格政任職三年的生涯. 其間, 與史家多有來往.

通約學塾教法新穎, 男女生兼生, 廢讀四書五經, 教科書手編, 設體操, 穿制服, 倡學遊. 叫他難忘的澳門學生有鍾榮光女公子, 盧善憐, 李煜堂先從公子等等. 一時名聲四起,學塾辦學三年, 更獲先施公司馬應彪贈金印刷教科書, 惜書未成,, 又出發往革命矣.

他與陳子褒兩人同為康門弟子,故子褒學塾設男女收生於荷蘭園之時間, 甚有再考的價值.

1930年通約為梁發故里紀念堂題詞.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崔通約捐館 (2)

找尋崔通約騎鶴的行動, 並未因日前發現HK報章的消息而停滯, 反若開啟了SEARCH 的引擎,得到潤滑, 去得更加充滿力量.

找出好幾個地方, 看, 又多了一部書, 除了通約的2本大作外,  仲有一部, 分別放於國內的圖書館, 由此看到了希望, 可能別的他方, 陸續有來.

通約遊歷地方眾多, 除國內各處外, 澳門, 香港, 南洋, 日本, 美加等 也是據點. 上次香港的一點小發現, 似乎仍有可找的方向.

又來料, 這回是加拿大, 哈, 又多一件仙遊頭條的戰利品 + 一堆其他相關資料. 對於別人, 已經是滿載而歸了.
唯獨我, 卻又有點茫然, 一件算是世界知悉的奔喪事件, 抗戰後, 變得了無痕跡,
民初時期, 就算是創下了多個美好第一的功業, 主耶穌還是讓他靜默無言地作神的兒女.

基督史, 教育史, 洪門史, 報業史, 革命史, 一切未有寫下的,  不致滅亡, 反得永生.  

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崔通約捐館

尋找崔通約捐館的日期

台灣來鴻, 問及崔通約化鹤之事, 查前所得, 並沒提及, 網路所知, 亦只有1937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8129726.htm, 欠缺確實日期, 有感急人之所急,  遂再啟尋找通約大哥最後的日子.

來源:  百度, 2013-12-25

崔通约(1864—1937)华侨革命报人。原名成达,字贯之,号洞若,因信仰基督教而改名通约,笔名沧海。广东高明人。13岁应童子试。后师事康有为。

腦海中, 又想到要跑去香港, 廣州, OR 上海尋覓, 可惜近來真是冇狀態, 如何跑呢!  先利用之前的網尋方法吧, 確是發現多了幾份文章, 收獲多了一點, 但不是答案.   於是試一試近年收集的新方法吧, 再加些思考, 相信還有路可試的, 希望有漏網之魚.  但要從那漏的網中找到魚的方法, 是有一些的小技巧,  最後, 總算不是白做.

在香港報紙內 , 找出一段, 亦算重新引證了一段新史料吧! 所謂新史料, 就是推翻了上述LINK中, 崔通約於1937年仙遊的說法 , 很簡單, 改成1936年!!! 顯然, 又改寫一段歷史了,  但沒有獎品, 慣了......

事緣, 1936年年尾, 上海發了一段消息往香港報章, 謂: 崔通約大哥已於1936-12-28日四時離開, 追悼會安排於1月3日舉行, 故可說明百度所用崔通約大哥1937年離開的日子, 是誤用了該追悼會的日子.  差之毫釐, "末"之千里, 可知道, 如果追悼會沒有刊登出報紙, 用了37年報章, 去作追查的人, 不知迷失往那裡去! 最後, 希望36年的消息, 沒有通傳錯誤吧! 但有了此一段, 對筆者來說, 其他的東西, 手到拿來.

** 版權所有, 引述記得要聲明 **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崔龍文的澳門追考

09年版的澳門編年史沒有看到崔通約, 那會能有崔龍文呢! 讓我解封吧.

單看, 崔龍文 是香港崔氏聯宗會常委, 此名頭便知道和澳門淵源甚厚,
早年澳門代表是崔元舉, 香港代表是佢細佬元愷.崔師貫這兩位兒子, 份量果然厚啊. 
  • 崔龍文, 南海沙坳人, 現在獅山的一部分了. 37年倭寇搶到嚟, 幾經辛苦, 先到澳門親戚住落, 然後, 轉往他地. 《澳門紀勝》是他之前遊歷時寫下的.外文寫的澳門情況, 見得多了,暫有英法荷日等文字, 這份中文寫的民初遊記, 第一次見啊.

    走難時, 由南海到澳門點慘法, 又多了一份文字記錄了.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讀崔德祺與崔六關係的感嘆

由於近來, 出現了一份又一份的文獻, 新書. 都寫出了崔德祺與崔六的關係, 文筆優美, 叫人拜服. 作為澳門崔家人士, 本該出示該文, 以向族人表示學習,

無奈!!!每讀到崔德祺與崔六的時候, ......, 為免錯誤形容, 不寫了. 文章誰寫的, 不重要, 亦有怪莫怪. 只怪網上蓋天舖地的言論之誤.

素知, ... 歷來,  ... 誤解甚多, 由細到大, 已經聽他們說到悶了, 幾乎去到任人胡說的地步. 有不少次,  某某說, 崔A與崔B是甚麼關係, 崔C和崔D又是甚麼關係,etc, etc, 好似好熟咁, 誰不知崔某就在當中, 輕嘆道, "嘩, 原來如此, 我都唔知" , 當時, 某某原來根不本認識崔XX, 最後亦無自我介紹, 可憐知者自知, 不知道者亦繼續發表其言論, 錯錯相傳. 這種場面, 以前經常發生. 亦因而再出現種種誤傳的關係, 導致..連篇. 筆者親身經歷, 亦見幾次.

現在, 網上的誤傳, 已經去到累死人的地步. 點解? 因為如果份論文, 照用網上文章而給我看的, 肯定要佢返去做過. 慶幸, 筆者連毛的資格也沒有呢!

因為上述題目的兩位崔某某的文獻亦找不到或沒有去找, 算甚麼論文?! 算啦, 又唔洗再返去讀多兩年書!!!因為都PASS左,又多一名博士了!!!!!!!    

簡簡單單, 以下說明所有, 如果唔明, 亦無所謂,

崔祜  -- > 崔九根 -- >  崔德祺  ( 見其書, 由澳日陸總親自操刀專訪 )
   
    崔六 訃文 ( 當中有四子, 就是沒有崔德祺 ) , ( 見報紙 ) ,

兩大文獻. 夠了

仲有, 其他族譜, 實地追查唔計,  忘記了未入流及未出街的個人崔家專訪 .

最後, 如果弄不清當中崔家的源流族譜關係,(網上亦已經有一些族譜) 最好以不寫為妙, 避免大頭佛也.

** 版權所有, 引述記得要聲明 **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澳人饋青洲蟹》譚瑩與誰一起開大餐


清.咸豐年譚瑩大學士走難來到澳門, 以前叫避兵, 正如《澳人饋青洲蟹》此詩第七句:

  島中珍味冠熊魚,一例無腸企不如。風雪估帆天氣換,烽煙蠻榼世緣疎;
誰堪出將徵佳兆,人笑居夷乏遠書。聞說避兵仍踵至,大都留饗武陵漁。

  當然, 送給大學士的, 起碼都一籮了, 不會是一隻吧. 所以, 才可以叫班官員老友一起來吃, 作番首詩, 鼓勵大家, 詩中說: "人笑居夷乏遠書", 已表示出成班人在一起, 想知道家鄉的情況, 可惜大學士也不知道, 大家笑起來了. 但譚學士可以告訴大家, 落難的人將會湧到澳門. (林則徐到澳門時, 澳門人口只有9千, 太平起2後, 增加至近8萬)
⋯⋯ 當時, 一起食蟹的,仲有佢個仔, 幾歲的譚宗浚. 另外, 譚生老友的親戚崔慶球同佢細佬, 亦在澳門, 崔細佬只有5歲. 仲有, 譚生的同事, 大學士兼澳門地膽何文綺. 試想如果來的官員, 後來成為考官, 你班細路又天才橫溢, 將來上京考試, 是否有著數呢?

崔慶球一家幾代上下, 都係做官, 家族生意又大, 在澳門好似有生意.

以上版權我所有, 信不信由你, 澳門仲未冇人分析得到此詩, 原來是和咁多人在食大餐的.
 
最緊要是個細路譚宗浚, 後來個大女, 與阿崔的另一個姪, 通婚. 擺明(在澳門, 因為證明唔到)指"福"為婚.
以上, 崔家走落澳門, 是崔老太的主意, 大要知道, 當時的歷史背景, 澳門冼志亮剛剎了葡督阿馬留不久, 所以要說服的人,太多了. 因此, 可能帶左好多其他老友的細路到澳避一避, 好多人多謝佢, 崔老太賀壽時, 來的嘉賓陣容, 勁!!! 當然,包括上述後來考得榜眼的譚宗浚. 仲有....
 

澳門抗日戰爭的崔氏人物

澳門抗日戰爭的崔氏人物

 僅按<濠江風雲兒女>一書內容, 精選出來. (最近, 塔石澳門歷史檔案館,陳大白專題亦即此書事跡 )
1. 崔諾枝, 四界救災會名譽顧問, 贊助人,
2. 崔瑞琛, 四界救災會宣傳部勸銷股主任,
3. 崔楷, 回國服務團第四隊副隊長,
4. 崔養, 捐金筒導勸獻金第二隊人員,
5. 崔國興, 四界救災會游藝部音樂股副主任,  女伶唱曲籌款大會音樂家,
6. 崔兆堃, 女伶唱曲籌款大會音樂家, 
7. 崔永君, 女伶唱曲籌款大會認購, 

 澳門四屆救災會是澳門著名的抗日戰爭組織, 集學術,音樂, 戲劇, 體育的青年精英, 他們在澳門統籌各項救國活動, 深得民心.

崔族雄霸澳門新馬路鐘錶業

 
抗戰的崔氏錶行捐資救國, 到了戰後, 於澳門最旺的新馬路上, 更發展至四間以崔姓為行頭的鐘錶公司, 他們分別是崔銳記, 崔文記, 崔源記 及 崔順隆等錶行. 據香港宗親稱, 仲有些在橫街.

按1962年的"工商年鑑"顯示, 整條新馬路共有錶行九間, 崔族的弟兄門已經佔去其四. 真有崔氏鐘錶一條街的氣象. 由於種種的變遷, 現有銳哥獨力作戰,而順隆的"文物"招牌, 仍顯然可見. 

 記得當年, 族兄榮哥離開的時候, 特首鏵哥親身前往拜祭, 江湖地位可見一斑.

沙頭崔氏與十三行的關係

沙頭崔氏與十三行的關係

又係崔師貫的一家 , 玩哂咩! 冇法. 據佢講, 北江沿岸都有公司, 連鎖店, 晨早便有了!

 道光年間, 樹三公曾經建議將田地改種蠶絲, 老友是譚瑩, 老譚同十三行熟到冇人有. 另外, 澳門有個叫梁慶桂的十三行後人, 又係親戚. 悶親吧!!!

冇法, 9成係崔氏老太婆在咸豐年, 因為太平之亂, 力排眾議, 救哂成班人到澳門避難, 為答謝佢, 於是指"福"為婚, 個個親上加親.  譚瑩的"青洲蟹"有冇關係呢?

抗戰前後的澳門崔氏

抗戰前後, 澳門崔氏的三派系鼎足而立, 互相照應. 崔家軍團在澳門氏族排名方面, 最低限度, 在慈善界別, 肯定排名第一.
該三派(不分次序)分別為番禺、新會及沙頭 . (其他派系如鹤山, 廣州, 清遠, 電白等等暫在查證中, 因其活躍於港澳. )


   番禺有聘西、 偉邦; 

   新會有六、德祺;
 
   沙頭有諾枝, 養等等, 人才眾多, 一時未能盡錄.


他們分佈行業廣泛, 以上六位的行業, 便染指了銀行、醫生、建築、飲食、傢俱、服裝等等.

當然, 論數量肯定未達一姓萬丁的境界, 但從上看, 應該也不少, 只是大家互不知道而已.

崔通約與澳門

革命奇人崔通約
崔通約自稱”師有為、友中山”, 此說話, 看似是可以的. 不過, 在一百年前的清末, 他的革命生涯, 便處於生和死的夾縫. 試想, 康有為保皇黨一邊已經認定你是叛變, 加上清軍的追殺, 走投如何有路? 革命黨又充滿懷疑的態度, 1905年, 孫中山先生本人亦發信至南洋, 叫人唔好信佢. 所以, 他的故事, 確是充滿電影情節的成份.
崔通約與澳門
1. 崔通約與史堅如爆出辛亥第一爆, 清軍大舉追捕, 史堅如成了烈士, 他逃至澳門, 曾任教領南.
2. 後來自己做老闆避世, 在大三巴即現在的手信街附近, 開了間”滄海學塾”,自己教哂佢, 單是康有為弟子這個招牌, 已經夠做了, 其中著名的學生有, 利氏等.仲男女同校TIM, 相信應該入澳門教育史. 可惜, 做了四年, 又要去革命了.
3. 宗教方面, 佢就巴閉, 自稱"通約"—即通曉新舊約的意思, 而且, 真材實料, 嶺南大學為梁發攪紀念, 崔通約便為其寫碑文. 勁! 吓, 你唔知梁發係咩水!!! 梁發是中國第一個基督教的傳教士, 馬禮遜的左右手 。
4. 上面三點都好正氣, 接下來都係, 只不過給英國佬及某些惡勢力污染左JACK, 那如何說起, 只因二個字”洪門”, 這個專門對付異族的組織, D鬼佬一定封殺佢啦, 好多人以為我一定是壞份子, 為”洪門”講好話, 如果有人如此想, 必定是中了港英餘毒之害. 點解, 好簡單, 孫中山的革命最大來源, 便是洪門, 洪門為了推翻滿清, 將掌管全球的最高權力”紅棍棒”交到孫中山手上, 連孫先生亦說, 他亦估不到原來”它”是一份可以推翻整個朝代的力量. 故此, 專稱孫先生是史上最強的紅棍王, 相信很難有人反對. 正氣吧!!! 那麼, 崔通約又關洪門咩事? 當然啦, 時間關係, 簡單說, 加拿大山長及上海開山山長(即坐館), 報紙記載, 佢成六十歲時, 一個頂六個生事者, 強勁!!!!!!! 只講咁多. 有機會再詳述.

蓮峰廟的一段澳門崔氏源流

日前, 和中山華叔一班去蓮峰廟, 教他們如何開"天眼", 在那裡睇出一堆崔氏歷史.大師華本來不去, 一聽到開"天眼", 即刻跟住, 素來, 只有佢教人, 呢次....... 哈哈!! 

開"天眼"!, 看似十分簡單, 雖然只是"單反天眼", 如果沒ISO, 光圈, 快門,長火, 腳架等一大堆東西配合, 一樣睇唔到, 最後, 當然要找到"方位"啦, 大師給我激死道:, '咁叫開天眼!!!', 我哈哈的說," 上面黑'麻麻' , 難道你有甚麼好計." 佢回應說, '咁又係'. 總之, 大家知道了蓮峰廟值理會, 這個澳門官廟的歷代首事(即今日的會長), 由明代至清末, 有一堆崔氏宗親把持, 大家都高興一番便是了.

上次為了呢段明代源流, 巧遇華叔於番禺祠堂, 一老一嫩, 一中山一澳門, 祖籍在沙頭, 真是95+8, 除了祖宗指引之外, 都沒甚麼可以解釋.

 之後, 又去到另一間古廟, 睇碑文內的捐獻紀錄. 我好快咁, 呢度, 哥度, 將數個崔家善長點出. 華叔呢位中山寫譜人, 見多識廣, 即刻指著某行說, 呢個名, 佢係邊處, 有條橋用佢名, 即係亞邊個老豆. 當然, 是名人.

大師華, 又捉住我, 快D寫本書出版, 大家睇啦.

那一位名人老豆, 又係叫阿"華", 但後面有一個"根"字.
識他兒子的很多, 但好似我咁, 識到他的父親, 真係除左講古或者報夢之外, 冇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