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讀"崔氏聯宗會"一書後發感言

曾經提出過好幾次類似的問題, 為什麼澳門沒有崔氏宗親會的組織呢? 據我所知, 由於歷史原因, 很多澳門社團幾經波折, 弄得支離破碎, 不已復存的很多. 在此, 不便論述.

前幾天, 在番禺巧遇中山宗親, 獲贈崔氏聯宗會會刊一書, 書中流出了一絲線索. 查看該會成立於1947年, 會長廣秀, 是一位知名的國民黨領導; 理事長杰南, 資深國民黨黨員 .......... 澳門聯絡員元舉, 三人均原籍南海沙頭. 而該書於1949年2月籌備, 估計約該年年中出版. 好肯定, 不會晚於10月, 因為之後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了.

以上引出一個簡單而重要線索, 就是改朝換代, 以致之後澳門的零亂事故, 加上澳門崔氏的後人對有關慨念又一時接不上, 轉轉之間, 崔氏於澳門空有歷史一堆, 但至今亦無法以一個氏族社團的身份立於澳門, 何其怪哉.

番禺尋找崔氏祠堂昌大堂之行, 收獲甚豐

讀番禺縣志, 見崔氏入該志者甚多, 傳奇故事一個接一個, 例如 崔楷收徒倫文叙, 龐尚鵬崔氏祠堂提字, 崔奇觀引澳門策對付荷蘭賊等等. 再者, 吾祖亦與番禺有關也. 那麼, 番禺員崗的崔氏祠堂昌大堂真的不能不去了.

坐大巴到達番禺, 時間比預期早, 再轉出租車到達員崗口的牌坊, 得到宗親志濠接待, 已經節省了我很多尋找昌大堂的時間. 沿路更替我作導遊, 介紹境物. 後到達這個數百年前歷史的牌坊口, 上有博陵二字, 全個精石打造, 手工精緻, 叫人贊歎. 指了照片之後, 直入到祠堂, 門面宏偉, 上有崔氏祠堂等字, 內堂掛有三對對聯, 其中一對為倫文敍所提. 適巧該日秋分, 當地族長於該處做節, 為我將該地的不同故事娓娓道來. 宗兄更贈我中山溪隱房支譜. 引證我讀香山縣志時發現其中沙頭崔氏的分支. 該支譜多份精彩文章, 使我不禁贊歎起來.

無巧不成書, 中山幾位宗親亦遠道而來, 其中一位便是該支譜作者! 他們帶來了更多資料, 其中不乏我尋找中的人士, 使到本來是一賭昌大堂風釆的原意, 成了宗親研討會, 獲益良多. 其中崔氏聯氏聯宗會一書, 更翻開了我的一個謎團, 原來我沙頭鄉會崔元舉當年是該會的澳門聯絡員. 怪不得元舉宗親能以中德中學老師身份, 進入沙頭鄉會領導之列. 輕談之間中山宗兄原來亦有對澳門宗親有所研究, 例如崔諾枝, 崔六等. 故此, 我亦答應他將自己在澳門已經收集的訊息給他作研究之用.

對我來說, 以上已經算是奇遇, 不過, 當我提及兩次去到江西州寧都而沒有入崔家祖地的憾事與及十多年前知道仙人仰掌而從未到過該地時, 他們表示他們是去此兩個地方的活動攪手之一. 那麼, 未來的尋根活動, 直是一條大直路了. 使到本來普普通通的番禺祠堂行, 變了充滿奇遇的奇蹟行. 最值得高興, 如果時間許可, 十月將會見到太婆山, 對, 仙人仰掌, 風水界中的廣東十大名穴, 排名第三.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澳門同知們的身世

尋找澳門同知的身世, 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因為要查古人的身世, 便要找古書. 很多圖書館有書, 但沒有資源, 想放上網給大家用,都可冇可能. 一切都變得困難. 以前的有心人要經千山萬水, 去到老遠, 只為看一本書的某部分資料, 十分叫人感動.

現在有部份古代方志, 已經數碼化, 網上供人任看. 例如, 中國國家圖書館, 只要有網上, 任何時間可以用. 可惜中國各地族譜還未有去到此階段. 只好等待這一天的到臨. 因為族譜能補充很多官員資料.

話說回頭, 很多澳門同知的資料, 連網上資源也找不到的, 可憐. 從前, 來得澳門做官, 官位要五品, 比起前山的八、九品官, 實在是高官.可惜, 大部份同知到目前在網上找到的資料是零. 甚至簡單的出身資料也沒有, 考廉, 貢生之類也找不到. 實在有趣. 即是說, 澳門同知們的身世是一個很大的空白, 可能是一個極大的工程了.


讀了澳門同知與近代澳門一書之後, 更覺自己是對的. 曾查香山縣志, 其中表示, 有部份官員直接由中央派出, 當時縣志也沒有資料, 好玩吧!!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何文綺與澳門

版權所有, 如要引用下文, 敬請指明為此處所出.


何進士對於澳門的腐敗, 可算責難有加, 商人嘗用萬金行賄何公, 被其所拒, 留有記錄. 林則徐與他是友. 無奈地, 林公失意. 加上太平天國進迫, 文綺亦要寄居澳門, 約兩年, 回家後不久病逝. 在澳門留有碑記一份. 經過三十年後, 張之洞經手將何公入祠鄉賢.

何文綺有份組織民團於三元里打殘英國佬, 但佢老闆竟然放人, 於是何公怒炒老闆油魚, 成為一時佳話. 此外, 文綺教出很多有名的徒子, 徒孫. 著名的有康有為, 簡朝亮, 朱九江等. 他們都直接或間接地周旋於澳門之中。

曾望顏與澳門

版權所有, 如要引用下文, 敬請指明為此處所出.

曾進士同澳門當然相交甚深, 他自少便學遊澳門, 就讀名校, 後來見到澳門一日旺過一日, 很擔心濠鏡澳經濟過熱, 出現亂事. 曾公認為要封鎖澳門行海禁, 林則徐話佢個腦有問題, 攪到老曾被派駐他方. 後有風水先生提出在十月初五街起間康公廟來調和一下, 足足用左四年建成。 此時, 曾大人正是退休後大把時間, 於是為該廟留下碑文. 今天, 該碑記依舊在, 記得去康公廟望望佢寫甚麼. 因為此碑文, 應該是他為澳門最後的一份碑記了。 二年後, 曾老先生與世長辭(1870). 此外, 普濟禪院內澳門亦留有他書的另一份碑記.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飘色

飘色, 成為廣東節日中經常看到的項目, 內容不介紹了.

如果單單用源远流长, 輕輕帶過了她的出處, 實在愧對廿八代祖宗.

話說宋未崔氏其中一支, 來到番禺, 為了立足, 自自然將押箱根的功夫拿出來. 于是將“跷色”藝術, 便從江西傳入番禺. 後溶入廣東之中, 名為"飘色". 特別太平天國之亂後, 粵劇受到牽連而不能演出, 飘色便代之而起.

看了飘色這麼久, 誤打誤撞才知道完來是崔氏的功勞.

如果再加些點子, 申請個專利, 正名為崔氏飘色. 那真現代化了.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讀後感: 南宋名臣 — 崔與之

版權所有, 如要引用下文, 敬請指明為此處所出.

此書開始時, 談到有關崔與之祖先崔質, 記得曾經與崔氏網站站長崔量網談, 看他引經據典的論證崔質的身份, 那麼, 該文的內容便欠了那種說服力。 其中, 書內就連一些廣東崔氏族譜的文獻也沒有引述, 可知道我的失望吧。

其後, 說到崔與之的女兒與其徒李昴英兒子的一段婚姻時, 並沒有詳細研究出該女兒何來。因為書中強調崔公離任之後沒有再娶, 那何來幾歲大的女兒, 又沒有說出是否乾女等原因, 另我再一次失望。 或者, 照顧女兒, 可能便是崔與之十幾次推掉皇帝上任高官的幕後原因呢! 這個假說, 肯定被"菊坡學派"大罵。

總結: 這本書總算是一個不錯開始, 內容也充實, 少許落墨不足, 可原諒, 特別是該書後記中亦有指出。故此, 我更希望有日能見到新一篇的崔與之傳吧!